
冬天保濕要升等!從皮膚乾燥程度來選擇植物油
已經很久沒有在法國過冬天,每天的溫度都是個位數。加上法國原本就比較乾燥,室內又都會開暖氣,對於習慣台北的冬天的我真的很不適應。皮膚的紋理因為乾燥的關係變得很明顯,摸起來也有點粗不是很平滑。不過還好從以前就很留意『冬季乾癢』,所以現在也不至於被法國乾冷的冬天殺個措手不及。
當氣溫減少1°C時,皮膚的油脂分泌就會減少10%。這不只是讓皮膚變得比較乾而已,連本身的鎖水和防禦能力也會下降,水分更容易流失、皮膚更容易因為外在的刺激(像是寒風、低溫、溫差、用的產品等)而起反應,出現泛紅、脫屑、搔癢、發炎的情況。特別是在罹心臟較遠的四肢,如手臂、小腿前側。
你皮膚的乾燥程度是…
- 輕度乾肌:皮膚紋理變得明顯,有時還有白色的皮屑,摸起來較為粗糙
- 中度乾肌:皮膚泛紅、脫皮、發癢,有『變得比較薄』的感覺
- 重度乾肌:小腿前側、上手臂、雙腳、雙手因為龜裂而有些疼痛,甚至破皮流血
輕度乾肌該怎麼辦?
對策1. 避免用太熱的水洗澡。且洗澡時不要過度地搓揉,避免拉扯到皮膚
對策2. 洗完澡趁身體還微熱、微濕的時候,以少量、疊擦的方式擦油,幫助皮膚鎖住水分
對策3. 多走動促進血液循環,讓皮膚細胞能獲得充足的養分以發揮應有的保濕、防禦效果
適合的植物油:以強化角質層和鎖水功能為主。如:荷荷芭油、葡萄籽油、芝麻油、乳木果油
中度乾肌該怎麼辦?
對策1. 以成分單純的手工皂取代成分複雜、香味重、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沐浴乳。有必要的話,也可以只用清水洗澡。這樣做能避免破壞皮脂膜,讓皮膚恢復應有的保濕、鎖水和防禦能力
對策2. 接觸皮膚的衣服以透氣、細緻的純棉為優先,避免摩擦而造成皮膚刺激
對策3. 適量攝取好的油脂(如堅果、鮭魚、橄欖油等)有助皮脂自然分泌
適合的植物油:以修復、滋潤為主(約80~90%),如:輕度乾肌適合的植物油、摩洛哥堅果油、黑種草油、小麥胚芽油。再搭配一點長效保濕、替皮膚補充脂質的植物油(約10~20%),如:橄欖油、酪梨油
重度乾肌該怎麼辦?
對策1. 頻繁地在皮膚上擦適量的油,讓皮膚保持在柔軟、濕潤的狀態
對策2. 容易外露的部位如雙手和雙腳,可以在擦油後戴上棉手套或穿上棉襪。特別是現在大家都養成頻繁洗手、用酒精消毒的習慣,每次洗完手後一定要擦上一點油或護手霜
對策3. 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去看皮膚科醫生,避免皮膚問題惡化成慢性皮膚炎
適合的植物油:以安撫、舒敏為主,如:金盞花浸泡油、薰衣草浸泡油。並搭配長效保濕、鎖水的荷荷芭油、乳木果油、葡萄籽油,和一點高油酸的橄欖油、酪梨油。
如果看完文章心裡有疑問也沒關係,你可以點這裡跟我聯絡

歲末空間能量淨化 5種簡單不需花大錢的方法!

精油開箱|想知道大麻精油聞起來是什麼感覺嗎?
You May Also Like

撫平眼周細紋 打造『無齡感』顏值!
05/18/2022
夏天必收的5種神救援純露!
07/24/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