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st-Know,  慢芳療

為什麼法系芳療總是用那幾支經典不敗的精油?

我曾經好奇為什麼在法國藥局能買到的精油一直都是很標準、很常見的那些,白玉蘭、桂花、粉紅蓮花、秘魯聖木這些是完全不可能買到的。連在全法國最大的藥妝店,就算裡面有一整面牆的精油,看來看去就是那幾支而已,絕對不會出現意外的驚喜。甚至可以說在台灣的精油選擇比在法國多很多。

以往每年去法國的時候除了會買幾本書來看,有機會的話也會去聽一些法系芳療師的講座。後來慢慢發現法系之所以會大量用『經典的精油』,是因為這些都是歐洲當地植物,應用歷史悠久,可以回溯到古希臘、羅馬時代,再經歷一段中古世紀的黑暗時期,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又再度受到重視而開始有了較詳細的紀錄。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,因為和東方的貿易變得頻繁,因此許多香料類的植物,如丁香、肉桂、黑胡椒便開始傳入歐洲。後來又經歷一段治療跟調香的角力戰,才慢慢奠定精油的藥用地位。因此當蓋特佛賽博士、瓦涅醫生、摩利夫人以及其他對精油化學有貢獻的代表性人物出現時,自然也是從這些歐洲原生、已經有許多文獻的植物來著手研究。

由於法國在非洲有許多殖民地的關係,因此像是天竺葵、依蘭這些異國植物在一開始是以『香水』的姿態而為人所知,後來才有化學家去深入研究其藥理特性和作用。而瓦涅醫生因爲曾在越南當過軍醫,自然可以接觸到很多亞洲的芳香植物並實際應用。

這些『經典的精油』不僅擁有幾千年前的古人智慧,從19世紀末以來也開始累積了很多相關的藥理學論文、有機化學研究、臨床數據和實務經驗。因此,即便現在的精油種類愈來愈多,但這些『經典的精油』所擁有的資料仍是最豐富的。

法系芳療不同於英系講求身、心、靈整體的平衡,而是偏向臨床治療。所以在翻閱法系芳療書的時候,通常是不會看到關於心靈或靈性層面的功效。講求有機化學的法系是扎根於科學,很實事求是的,所以他們只用『有絕對把握』的精油。也就是說對精油的化學分子、藥理作用、臨床療效、使用禁忌等方面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,才會用來作為正統醫學的輔助方式。

至於像白玉蘭、桂花、粉紅蓮花、秘魯聖木這類稀有、新興的精油,因為還沒有完整、明確的研究,甚至被認為調香價值或商業價值多於治療價值,所以就不會被法系芳療所採用,在法國的藥局也就自然買不到了。

後記

這篇文章發佈之後,我收到一封來自新加玻的私訊,裡面是這樣寫的:

『其實在英系的芳療教育系統,例如ITEC Diploma of Aromatherapy Treatment Course或是英國的IFA教育系統也是:講求科學,很實事求是的,所以他們只用『有絕對把握』的精油。也就是說對精油的化學分子、藥理作用、臨床療效、使用禁忌等方面都有將當程度的了解,才會用來作為正統醫學的輔助方式。倒是來自台灣的一般芳療教學比較偏向:講求身、心、靈整體的平衡。認知有差噢,不好意思』

我並不是說英系用的精油就不是『絕對有把握的精油』,我也知道不論是IFA或是NAHA在教學的時候當然都很強調每一種精油的藥理特性以及適應症。

不過相較於法系,英系的用法保守許多,不鼓勵純油和高濃度使用,口服和塞劑更是禁止的。但這些使用方式都是法系會做,所以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的做法很恐怖、風險很大。正是因為這樣,所以法系會使用的精油都必須是要有非常深入、全面研究的,不只是藥理療效,臨床經驗也是,更不是隨便一個品牌的精油、也不是隨便的人都能照這樣的用法來用。

台灣目前最普遍的芳療就是英系,傳承自瑪格麗特.摩利夫人那套,講求身、心、靈整體的平衡。所以也比較能接受使用已知心靈層面效果、但藥理和臨床療效資訊較不足的精油來輔助改善情緒。

像粉紅蓮花精油,就是一支目前絕對不會出現在法國藥局裡的精油。但說不定幾年之後醫學界對它有更全面的研究和了解之後,它就會出現在藥局裡了。

發表迴響

探索更多來自 慢芳療 Slow Aroma Style 的內容

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,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。

Continue reading